我与MP3之间的故事

在2023/5/25整理了一遍本篇文章。

看完了另外一个博客关于iPod的故事之后,突然也很想说说我与我手上的几台MP3之间的故事。

恐怕中国父母都不会让小孩很小就开始接触手机。应该是在差不多10年前,我妈以学习的名义给我购买了我的第一台MP3。很惭愧地说,那是一个杂牌,叫做帝尔(国内垃圾官方网站链接慎点)。不过我用的那款早就已经停产了.只能说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款产品都非常的神秘……牌子抄袭DELL,电池抄袭诺基亚。然后这个神秘设计……好像是抄袭索尼的。

买回来的时候花了差不多200元左右,我足足用了快2年这个系列的产品(摔了坏,坏了返厂修,修了摔……)。这款产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底下的那个神秘大喇叭。因为很惭愧地说,我当时买MP3主要是拿来听audiobooks的。小学的英语课奇烂无比(我现在还能想起来那个老师把amazing读成“呃妈金”),而英文实体书又何尝便宜,盗版的书也不是很便携的拿来拿去,当时作为英文苦手的我。基本就是拿这个当作我的唯一娱乐活动。

因此我就只听Jim Dale的Harry Potter。当时耳机带到学校去还是过于显眼,我就把喇叭孔对着耳朵外放来听有声书,搞得我小时候看上去一直都在和谁打电话一般。长期贴着耳朵也让我对那种材质有了些排斥,耳朵长时间使用后会非常痒。

想想这也导致我没有什么音乐品味,毕竟第一台MP3既不是Walkman也不是品牌货,单纯只是个有音乐功能的复读机。感觉我当时看周围的人不论是很享受pop就是什么资深的genre的爱好者,而我当时没有任何的品味,基本塞给我什么我就听,管他什么只要能发声有点节奏就通吃。就比如说某人又发了什么歌,虽然我不听他,但是假如有人去指责说某人的歌又有多难听云云,我只会感觉到“呃,我真的不知道,感觉还好吧”的这样的感觉。或许我就不存在这样的音乐品鉴脑细胞。当然我基本上什么主流音乐都不听(华语更是),现在主要在收藏东方的二创音乐。

不过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有QQ音乐的会员,于是上去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歌曲(不过下了许多C418的BGM,倒是让我印象很深),隔着耳朵喇叭外放,那当然音质能多差就多差。现在想来那个机子给我留下的都是非常差的印象,尤其是其山寨电池,用个一个月就肯定要鼓包,得时常换电池才能够延续其生命。我得称呼我这段使用MP3的日子为原始人时期。

山寨MP3倒是国内最充盈的产品了吧,现在都升级到高端屏幕和不可拆卸电池了,音质还是照样的烂,和真的注重音质的产品一般都半千块钱更多的鸿沟,毕竟中间都已经被手机市场所蚕食了。说回来貌似许多人的第一台MP3设备都是山寨,还是挺有趣的。

期间还买过一台帝尔的复读机MP4,所宣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复读视频。结果我当时用Jijidown从B站上面下视频,自己躲在被窝里在那个差的不能再差的TN屏幕上看一晚上,想必是我戴上眼镜的一大诱因。好像还买过几台抄袭SONY录音笔的帝尔,不过这些就一概略过好了。

后来上了初中,就开始有了我的小玩具了。我在的中学由于小升初进入的难度,默认初一的知识大家在小学都已经学完了,因此非常宽松。但是仍然没有人带手机来学校(现在想来多半是学校把所有管教引渡给家长的缘故)。结果MP3现在想来都没人带,看来家长管的效果比学校管还是要“好”很多。能上这种学校的学生的家长一般都是有管教的一套的,不管是棍棒还是真的“教育”。

初一的时候我妈叫我挑一个新的MP3,或许她也觉得天天修那个快被我用烂了的银色“手机”也有些烦了。我当时看我哥哥手上的iPod Nano 7的价格把我吓了一跳(好像接近1500元了吧),因此我就转向了索尼。现在想来我的选择还是挺对的,因为iPod Nano 7没过多久就被我哥弄进水坏掉了,而我的却活了非常久。

我买的是一台NW-A25HN,带了索尼的降噪耳机在里面。这么好的MP3做工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不过SD卡槽的门被我几天就扯下来了,不知道我怎么做到的。我买的是蓝绿色(貌似有人很喜欢叫Miku绿),耳机居然也是一样的颜色。

我以前对于电子产品的审美都是工业性质,粗糙的边角,“大胆”的表现,猛烈的抄袭。但是这只SONY的机器让我感受到了电子产品的另外一面。虽然背后是塑料,整体的娇小心态是最让我感到不同的地方,毕竟那个全身塑料的帝尔又大又厚。她不比一块士力架大多少,很薄且有索尼的现代设计,而又不像iPod Nano 7那样走向另外一种极端。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款产品,从感官和我整体的体验上。

其实NW系列的音色一直都算是比较一般的,DAC和手机输出的质量是差不多的,不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种音质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那个玩意音质说的过去,降噪更是我之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新兴科技,当时主动降噪真的是比较新颖的东西。

其系统更不用说,让我非常怀念。我记得当时很想要去买一些国产MP3,但是都被说“国产MP3的系统真的都和没做过设计的人做出来的似的”,这个我必须承认是有道理的。NW-A25上面基础的功能都有涵盖,而最重要的还是UI的设计对我来说还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我用了两年那个垃圾帝尔的非常原始的系统之后。iPod和索尼的UI都算是当时的顶级的了,虽然到现在来说,音质与价格的比仍然是没有国砖要好。系统里居然有Cover Art!居然有各种声音选项可以去调!SONY在NW-A25上的系统相比于iPod Nano上的那套感觉要好一些,例如可以换壁纸,可以插内存卡,还有文件管理系统。

当时让我最喜欢的功能未免还是SensMe(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索尼给予了这项技术一个异常复杂的名字,“低复杂度音乐信息提取技术”)。类似于苹果的Genius选单,将你的音乐进行分析,然后分类成欢快,忧郁,平静等等各种情绪类别,或者根据音乐的各种特性分类,例如节奏感强,Dance music等等。不过我觉得索尼明显要做的好很多,因为SensMe在MP3就可以自己分析,并不像是苹果那样要用到iTunes去进行分析。只不过索尼之后或许是脑抽了还是怎么样,在A35之后要求你连接到索尼的一个垃圾PC软件来在电脑上分析,而且还会自作主张的去给你的音乐分类放到你找不到的文件夹里,真的很让人生气。

自从有了A25开始,我也便开始去收集一些音乐了。之前是我哥听什么我就听什么,或者把我非常贫乏的脑袋里面所知道的任何与音乐相关的东西都放到那个垃圾帝尔里面去。A25之后我开始去系统性的收集一些音乐,不过我收集的大部分是二次元音乐。

毕竟MP3和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密不可分。我只记得当时我只知道初音未来,所以就到处下载V曲。不过说个实话,那也应该算是我的音乐启蒙了,毕竟我之前只知道Alan Walkers之类的,或者就是跟风听点我根本不知道什么genre的音乐。不知道为什么我貌似从小就不太喜欢听华语歌,或许是从小我的音乐浸染程度就很低,因此长大了之后也不太喜欢听华语歌曲,或者根本就没有建造出一种基本的音乐审美。

想起来那个小学的音乐老师估计也有很大的功劳在其中。她属于是我见过最浑水摸鱼的人,还特别喜欢折磨小孩(毕竟所有新手教师都要在小学滚一遍,在小学会遇到不少的牛马老师)。当时学校统一派发竖笛,然后我竖笛丢了就用一只铅笔在那里瞎吹,她也不管。管人最喜欢管的还是纪律而不是她在教的东西。比如有人上课笑了一声就要被留下来,锁到中午下课三十分钟后,不让吃饭。我对她的评价就是“傻逼”。直到现在,我对她的印象仍然是一个脾气暴躁,言行错乱,而且丝毫没有师德的一个人。我记得我貌似哪一天就是抗议她的暴政在课上看漫画,被她看到了没收后罚站还要写检讨,结果我在检讨里面说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说她根本不配做老师等等。结果我就被扭送到班主任那里去了……令人难忘的一些关于小学average义务教育的负面记忆。

不过当时听的有声书就开始有了许多的变化了,淘宝上有Audible有声书代下的服务,当时我下了挺多国内根本买不到的书,不过这方面估计放到另外一篇文章里去说好了。

A25佩戴的HN降噪耳机虽然好用,但是其耐用性非常差,这我得斥责索尼。索尼的防缠绕线基本没有任何用处,而且还非常容易在一些关键部位裂开,想起来我三次购买A系列MP3最后坏的都是耳机,问题都还是一边不出声音了,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购买配套的耳机的版本,就算购买那也要注意保管。

到后来从A25逐渐升级到A35,A45,唯一的感受就是索尼的设计正在变懒。A35抛弃了所有正面按键,并改为触屏设备。类似iPhone每年出就换个芯片,加一点小东西,索尼A35,A45,A55基本上长得都一模一样,除了侧边按钮的改变。到现在我还是最喜欢A25,A35之后一抛以前的轻薄样貌,换上了一块小砖头的样子。不仅不便携,而且用起来也不是很舒服。况且音质一直都只能说是一般,因此A系列到了A55系列后,我便不再涉足了。

到后来我购买了几台有耳机孔的手机,MP3也逐渐的就淡出了我的视野。在垃圾高中里偷偷用的手机是夏普的SHV41(AQUOS RC),虽然没有任何特殊的音频技术,但是音质在我当时看来还是不错的,和以前的A25的音质感觉没有什么差别。

后来我购买了LG G7,我才知道一个外置的音频模块能够带来多好的体验(3D效果简直是太棒了)。说实话,G7我用来听歌甚至感觉比索尼那些NW系列要好上10倍,这也是我未能所料的。不过LG的系统简直是太垃圾了,我因此在用了快半年后还是出给了别人。

手机在我看来几乎毁灭了MP3市场,使得现在的MP3市场充满了廉价的垃圾。虽然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这种消亡在我看来抹去了许多人(尤其是非常年轻的人)去欣赏MP3的魅力的可能性。很多人提到MP3现在就想到某些低级厂商所生产的基本上属于文具界的欧标的产品,然后又自动定位到为了面向高中生,所以廉价到摔坏了也不会非常心疼的价格,这对我来说是有些失望的。

到后来购买了几台所谓的国砖。第一个是山灵的M0。先不论音质,我当时最大的体会就是国产MP3的系统真的做的有多烂。烂到就如同你到处都能够看到的那种乐色国产软件一般。虽然不是不能用,但是不知道从哪方面上来说都是我无法忍受的。因此买回来便吃灰了一个月,然后就卖掉了。我与以上的这些品牌的MP3的渊源也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到后来刷YouTube的时候刷到了DankPods的频道,说实话简直是太好笑了。他的视频充满着一种chaotic energy,其视频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快速的转变,以及非常搞怪的各种操作,以及Wade在频道中所塑造的那种大小孩的样子真的让人非常忍俊不禁。种种原因使得其频道被我认为是2021年我所找到的最好的频道。真的,简直是太搞笑了,每周光是看他的视频就能收获到快乐。

DankPods让我对iPod又重新燃起了兴趣。我并不是说iPod Touch以及更新的系列,而是回到原点,去玩最古早的那些iPod。

iPod相比于我所说的上面一切MP3的区别就是其存储是可以改装的。众所周知(或许也不是?),很多iPod都是由硬盘驱动,而硬盘显然是可以不用做什么焊接就可以替换成更快的闪存的。而且就算闪存坏了那也可以重新换,这是iPod让我看到的唯一的优势。当然也有其它硬盘驱动的MP3,支持明显都没有iPod要好。

我第一个购买的iPod是一台iPod Mini,花了我差不多60元左右。我再花了30元买了一张CF to microSD的卡,稍微改装了一下就变成了一台非常不错的机器,现在只剩下尸体了,在给我新买的iPod 3rd Gen换东西的时候不断的拆我的iPod Mini,最后导致其Clickwheel排线脱焊了,直接结果就是其主板被我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我最喜欢的iPod到现在或许还是iPod 3代,DankPods称其为Freak(怪胎)。上面没有一个按钮,全部都是通过电容感应来去操控的,让人非常感觉有所谓的“现代感”。倒并不只是界面感到原始而简洁,而是在使用中能体会到整个机子加上后面的金属壳子所给你的那种Compact且苹果式的优雅感。

后来又购买了iPod Video,这些我倒都用视频记录过了,这里也就不详述了。

不过到现在我也并不是每天都在使用MP3,甚至来说我都不怎么去听音乐,貌似手机对我的影响还是太大了,手机挤掉了我使用MP3的习惯,但是又同时没给我提供相同或者类似的体验。或许我们总是说的用手机替换MP3仍然是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的。

绕了一圈居然回到了iPod,这也是我没能想到的。不过这也或许是从单纯的购买进化到为了捣鼓而购买的级别吧,虽然听上去也很奇怪。

做个结尾的话,不得不说到现在我都不怎么听音乐了,要听的话也直接用蓝牙耳机听,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不过一直以来,貌似MP3总会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一部分的空间,就算是烦人的空间。